工会 温秋红
清明时节,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和老家的叔伯兄弟以及从四邻八乡赶来的亲戚们一起祭奠祖先。阡陌交织、细雨纷飞、慎终追远,这是一个令人悲怆的日子,这是一个引发怀旧的时节,也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大家族凝心聚力的一刻。此时忧伤缭绕心头,眷恋深埋心底,每个人都畅快淋漓的放纵自己的情感,缅怀逝去的亲人,于久远的回忆中体味一脉相承的亲情。
心头缭绕的忧思还未散尽,我和父亲踏上回家的路,去看看曾经住过的老屋。村庄在现代文明之风的沐浴下,水泥路面平坦,两旁楼房林立整洁,人们丰衣足食,生活移风易俗。村庄旧时的容颜在几十年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已模糊不清,农人们旧时的风尚在风起云涌的思潮中已渐行渐远。感慨之余,我此时急切的在寻找曾经生活过的旧屋,那熟悉的场景储存了我成长中所有的故事,记载了我儿时所有的欢乐和忧伤,虽时过境迁,但在记忆的画屏上鲜活如初、历久弥新。
推开尘封已久的木门,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扑面而来:房梁倾斜、枯藤绕墙、衰草枯杨、苔痕新绿尽入眼帘。一时间记忆中最柔软的一角被猛然掀开,思绪不可遏制的蔓延开来,前情往事、万千情怀一齐涌上心头,生我养我的家园啊! 你竟衰败至此......
走进房间,破落发霉的窗棂,陈旧的桌椅,昏暗发黄的墙壁,糊着报纸的顶棚露出了黑黝黝的屋梁。目之所及是一片光阴留下的痕迹:布满灰尘的土炕,结满蛛网的房梁,早已坍塌的灶屋,摇摇欲坠的柴房。窗下陈年烟熏的痕迹历历在目,院内积年的枯枝落叶在脚下簌簌作响,新生的杂草在残败的枯叶间蓬勃生长,经年的绿苔在斑驳的土墙上蜿蜒行走,屋顶的青瓦于流年的洗礼中凝成了漆黑,后院废弃的枯井四周爬满了杂草......沉寂了几十年的院落只留下一地的落寞和感伤。
走进后院,满院的沧桑和枯萎中傲然挺立着一颗树,是传说中凤凰栖息过的梧桐树,那是我们家的吉祥树,从小院建成时便移栽至此,如今已是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它盘横交错的树根在地下蜿蜒行走,周围几十株梧桐幼苗便是它不屈不挠的生命迸发。它笔直的树干直插向蓝天,对抗着八面来风,经过一冬的能量积蓄,树冠上已是绿芽初绽,在微风细雨中曼舞轻摇,诉说着枝与叶亘古不变的缠绵悱恻。几十年来在无人照拂的孤寂中它不屈不挠的开枝散叶,蓬勃发展,风雨流年中坚守着最初的淡然朴实,叶子绿了,叶子黄了,将风雨沧桑的岁月在一季一季的轮回中雕刻成永恒的生命。徘徊树下,一种久别重逢的伤感悄然而生,抚摸它粗壮的树身,仰望它高昂的树冠,那种力争上游的生命激情瞬间照亮了所有的黯淡与沧桑。
站在落叶厚重,杂草丛生的院落,我依稀听到满院的欢笑声,奔跑声,嬉闹声.....那是姐妹三人童年的生活交响曲,那是勤劳质朴的父母亲呵护下的伊甸乐园,曾几何时,这个小院生机勃勃,炊烟袅袅……
我们姐妹三人生于斯长于此,在这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在春播秋收的大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在贫瘠的土地上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父母艰辛的劳作中体会人生百味。父母亲像修剪院中的树苗一样精心呵护着我们,随时剪去成长中横斜逸出的枝干。那段物质匮乏但亲情满满的生活使我们收获了一生中最饱满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杨帆航行的起点。
徘徊复前行,欲说已忘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早已根植我心,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似水流年中却抹不去那一度相依相知的过往,更挥不去那些如珍珠般的闪光记忆。站在故乡之外,我沿着记忆的河流逆流而上,去触摸故乡旧时的容颜,去倾听儿时欢畅的笑声,于久久的回味中升起体内汹涌的爱恋,充盈着一个个还乡的梦境。
离开家乡的日子,我一路前行,在阳光里生活,在风雨中跋涉,在拼搏中思索。多了几分顾虑,少了几多纯真,岁月改变了容颜,生命走向了成熟。但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何物都无法改变我最初的精神家园。隔着厚重的时光之门,我无法触摸逝去的童颜,但我将永远怀念这个生我养我的家园,这个小院是童年的百草园,虽粗茶淡饭、缺衣少食,但四壁围墙围住的却是满满的亲情。这个小院是精神上的三味书屋,在这里我收获了新的知识,也浸染了旧时的道德礼仪。贫瘠的生活,质朴的民风,缓慢的节奏,温热的阳光,童年的乡村生活为我构筑了一个积极向上,善良自尊的精神家园。
行走在故乡的原野,漫步在最美的四月天,思绪绵远而悠长。梨花满原、菜花满坡、春风化雨、满野乱红;年华流莹、落英缤纷、一帘残梦、十万乡愁。这满眼迷离的景物,这满怀惆怅的思绪,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