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校公共关系》有感
罗芳玲
从《学校公共关系》一书的学习中,我深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我院发展中导入公共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科学和艺术发端于美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迅速在经济领域中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分支学科。学校公共关系主要运用传播、沟通和劝说手段,对学校的公众关系、组织形象及传播沟通事务进行科学管理。它能帮助学校协调内外公众关系,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品牌形象。能有效促进学校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通过不懈努力,我院已成功实现了实质性的整合升格。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提高整体竞争力,将我院建设成为省级示范学院,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我想在学院这一关键发展时期,导入公共关系这一先进的管理科学将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内部沟通 增强内聚力 保证改革的有效性
全体员工的精诚合作是一个组织富有竞争能力的基本保证,大力推进高职学院的公共关系工作,一方面可以增强院方的公关意识,重视内部教职员工关系的协调和沟通,促进其提高管理透明度,畅通沟通渠道,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主动关心教职员工生活、工作及成长,提高教师对新学院的归宿感和自豪感,充分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对新学院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效的内部公关策略,如:在教师节、妇女节、青年节时组织策划专题活动或文娱活动,在教师私人重要事件发生之时,院方主动拜访,认真对待,实行院长接待日等,有效加强教职员工的感情交流。尤其是合并升格高职,通过公共关系可以加强内部沟通,增强内聚力,保证改革的有效进行。
二、对外传播沟通 促进各方交流 争取办学资金
对外传播沟通,争取公众对组织的理解和支持是公共关系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高职学院在发展中导入公共关系,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外传播沟通功能。一方面有效搭建院校主体与政府、各级主管部门、融资部门的交流平台,互通信息。尤其是作为由地市级政府主办的合并升格高职,更应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主动与其交流沟通,及时掌握政府政策方向,为争取相关项目及贷款资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效加强院校与相关企业界的交流互动,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校企合作开发项目,争取企业投资赞助资金。还可以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相关行业交流活动和研究项目,提高院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社会各界、各阶层参与办学。总之,公共关系能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筹措必须的办学资金。
三、主动出击 扩大宣传 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竞争激烈的高职生源市场上,招生宣传日益泛滥,公共关系宣传却以其自身的特色和效果愈来愈受到高职院校主体的重视。其以“让公众爱我,进而理解和支持我”为根本,以双向沟通为手段,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精心组织和策划公关宣传工作和活动,能有效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职学院在注重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利用公共关系主动出击,突破传统招生宣传模式,将彰显学院特色和实力的名师、优秀学生和校友、专家顾问及典型事件列入宣传内容;通过策划公益赞助、展览、记者招待会、校企联谊、校友会等有针对性的公关活动项目,利用校报、校刊、网络、电视、广播等自控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与学生、家长、政府、媒介、校友、企业及社区等外部公众搭建交流平台,广泛交流,沟通信息;尤其要注重网络公关的应用,努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取社会各界对院校的理解、支持和合作,促进招生旺、就业畅。
四、实施全员公关 增强公关意识,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帮助组织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最具特色的重要职能之一。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学院的无形资产,能为学院赢得充足的生源市场和优秀的人才市场,吸引良好教育资源。高职院校管理中实施公关,能有效促进学院品牌形象的塑造。一方面通过实施全员公关,能有效增强全员形象意识,让全体师生员工认识到学院品牌形象的塑造对增强学院整体竞争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任何一个员工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可能对学院形象造成极大的影响。倡导人人为塑造良好学院形象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导入CIS战略,培育学院文化,打造学院精神,构建统一的学院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灵活多样的公关策略,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办学理念及学院文化广为传播,主动向社会推广学院品牌,切实在公众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五、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确保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当今,校企联系日益紧密,学院建立与企业界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学校得到来自企业界的资助;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解决学生就业。高职通过公共关系可以搭建与企业界的交流平台。通过有意识的公关策略,策划科学的校企合作交流项目和活动,开展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相互成为对方的顾问。学校为企业举办各种培训班,输送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咨询诊断;建立各种校企联合组织;牵头建立以企业成员为主的群团组织等;开辟专门沟通渠道,及时将学院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学生的优秀成绩、针对企业的有关技术支持主动传达给企业。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网络,加强校企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校企合作良性机制,为学生的实践和就业创造良好环境,确保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院在公共关系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公关意识还不够强、理念不够清晰,做法不够具体,公关目标不够明确。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增强组织整体竞争力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应当受到我院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