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统战部
首页|部门概况|工作动态|文件制度|理论学习|媒体聚焦|思政园地|通讯员之家|统一战线|渭岸听风|校庆|党代会|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通讯员之家>>正文
 
新闻理论知识
2014-06-16 15:10  
   (一)新闻概念: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文体上大致有三个意思:

1、专指新闻写作中“消息”这个文体。

2、泛指消息、通讯、新闻摄影等以叙述事实为主的各种新闻体裁。

3、最广义的新闻,还包括新闻评论。

(美)约斯特: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十九世纪美国《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反常的事件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德纳明《太阳报》主编:“只有那些正在发生的、有人情味、足以吸引公众、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

(二)新闻的特性:

1、新鲜: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2、真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新闻必须真实。

3、公开:希望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但行业性新闻注意不要泄露内部情报,一些时政新闻要有保密意识。

由此派生出四属性:

1、  时效性:“时宜”有效。时政新闻特别强调“合时宜”,在“合适的时间”推出,不必过分追求新闻的“新”。传播新闻时,总要考虑是否适应社会和人们,特别是特定受众的需要。特别是现在实用性阅读、实用主义盛行。

2、商品性:人们花钱买报看新闻,商品意识。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更明显。

3、客观性:忠于事实。美联社1990年改组时,提出: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刘少奇:客观、真实、公正、全面

4、倾向性:选择报道角度。1925年美联社总经理古柏:鼓励记者对事实作“用心地启发,聪明地表达。”时政新闻要重视“倾向性”,要巧用材料,要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为“时政”甚至为“政治”服务。写作者不仅应该有新闻的敏感,还要有政治的敏感。“党报新闻工作者”甚至要有“新闻的党性原则”。

(三)新闻价值:

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

新闻价值判定要素:

1、新鲜性:时间性越强,价值越高。时间性是新闻的生命。1815年奈森(英金融资本家)利用英军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消息,抛售公债大富。现代新闻越来越追求“新”、“快”,甚至出现事情未发生,就先写好新闻稿。

2、重要性:被许多人关注的、影响大的事件的性质。

3、接近性:由新闻专业化、地域化性质决定。

(1)距离;(2)职业;(3)性别;(4)年龄;(5)心理。 

   时政新闻要重视“行业性”。

4、趣味性:不能趣味至上。注意挖掘事实中的趣味成份和“意义成份”。

二、新闻业务

(一)新闻采访:

“专业化”的调查。

黄远生的记者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耳能听、手能写。

采访者素质:

1、社会活动家的敏感:敏感包括对事物的洞察力、判断力、分析力和理解力。“鹰眼”,是否有“新闻价值”。时政新闻记者特别需要:新闻(时)敏感和政治(政)敏感。

2、广博的知识:“杂家”,懂行(本行和采访行)。大寨曝光内幕。

3、文字写作表达能力:新闻写作要准确、鲜明、生动、感人。

4、独立的调查研究功夫:八面玲珑、善解人意、亲和力。

自信:心理上比采访者高一级;虚心:方法上强调人人平等甚至比被采访者低一级。

5、现代化的手段。

采访基本要求:

1、纵观全局、沙里淘金。

2、全面客观。

3、深入具体:普利策:懒人当不了记者,多跑、少眠、多饿。

       香港记者:记者的生活是铁脚、马眼、神仙腿。

       郭超人写《英雄登上地球之巅》,和登山队员一起登至6千6百米高度。 

方法:作好准备工作,打正规战、阵地战,不打游击战、遭遇战。想方设法但不能不择手段,要维护被采访者利益,要重视记者的声誉,特别是行业记者要遵守“行规”。

1、点面结合。

2、纵横比较。 

3、抓住特点: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受众而异。

(二)消息的特点和写作:

消息:简要的新闻报道

1、地位:是报纸的最常用也是最多见的体裁。现代报刊自十六世纪末问世以来,主要任务一直是传播新闻,我国先以政论为主,二十世纪后,也以消息为主。

新华社、美联社、英路透社每天编发的新闻稿消息占2/3

2、特征:用事实说话

(1)具体、明了、一针见血、一步到位、不拖泥带水。

不发议论或下结论。记者在消息里通常不用“我”、“我们”、“我的”、“我们的”字眼

(2)简短。将最生动、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告诉读者。不允许“有闻必录”。

(3)新鲜:不允许“陈年老酒”、“马后炮”、“雨后伞”。

3、结构:

(1)标题:

A、引题(肩题、眉题或侧题):说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或者交代背景、原因、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

B、正题(主题):有的只有正题。用来点明消息的主要事实。

C、副题(附题):消息内容提要式介绍,或说明消息所报道的事实的结果,有时也用来说明消息的来源。

(2)导语:消息的开头。以极简要的文字介绍消息的主要内容。简短、生动、一目了然。所介绍的消息要新鲜、确实。起导读作用。西方有新闻社规定:导语不得超过21字。

A、概括式:用于主题严肃,内容复杂的经验性和动态性消息的写作。

B、描述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所处的环境和时间,作简洁朴素的描写,生动有特色。

C、提问式:抓住读者,先问后答。

D、结论式:抓住读者,先论后叙。

评论式、引语式、比兴式、混合式。

(3)主体:消息的主要部分。在导语之后,以充足的材料对消息的内容作深入的阐述和说明。让事实说话,语言简洁,篇幅紧凑。

三种形式:

A、循序(事实、时间顺序)渐进、层层深入。a、顺叙; b、倒叙。

B、逻辑顺序: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问题的逻辑层次安排主体结构。

C、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结合。

(4)背景材料:在消息中帮助读者了解报道事实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材料。会使用背景材料。

如毛泽东《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特写出南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5)结尾:消息收尾部分。

可有可无。如主体已将事实交待清楚,不必画蛇添足。

有则求简明。

总原则:倒金字塔

将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前面,按重要性来安排段落。“虎头蛇尾”式。易于写出后被编辑选中和见报后吸引读者。

消息五要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联社提出:When (时间)、Where(地点)、 Who(人物)、 What(事情)、 Why(为什么),五个W。 现代新闻比较重视“why”,它可以使记者更认真去追寻时间的真相,即使不写出来,也可以使新闻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时政新闻更强调原因。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受到受众重视的原因是普通人越来越想有“知情权”,是现代受众重视“实用性”的表现。

注意:

1、现代新闻有一个散文化、特写化的趋势,消息和通讯的界限不再那么分明,有的已打破模式,一气呵成,亲切、自然。因此要讲求技巧。初学者应学会以上模式。

2、消息语言及写作应适应受众和传播媒介。广播:口语化,节奏,适合听。网站:图文信息要有机结合。

(三)通讯的特点和写作

1、定义:由消息演进而成为一种新闻写作体裁。

广义的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访问记、侧记、报告文学。“行业性”时政新闻较偏向于通讯,容量较大,更有深度。

狭义的通讯: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

2、与消息的区别:

(1)内容:消息大多以事件为中心。

通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2)结构:消息有格式,大多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有着凝练的标题和扼要的导语。通讯的结构不拘一格。

(3)写作手法:消息:直截了当叙述事实,语言高度浓缩。

通讯:对事实进行更详细的描绘,多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文学手法。

(4)报道任务:消息:尽快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

       通讯:确切而生动地告诉读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仅要重视5个W,还要重视一个H(how如何)。

(5)时间:消息:刻不容缓,遇事即报。

      通讯:深入采访,见报时间可略晚于消息。

3、特点:

(1)、新闻性:真实、新鲜。

(2)、文学性:生动、形象。

(3)、体裁容量大:具体、深入。

(4)、题材范围广:克服消息短小之不足。消息:短兵器。通讯:长兵器。

(5)、写作方法灵活:描写性报道。

4、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主题通讯、小通讯、新闻通讯。

5、方法:常用描写、抒情、叙述、议论等表现方式。

(1)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层次分明,波澜起伏。

(3)过渡自然,照顾周全。

(4)首尾兼顾,耐人寻味:凤头、猪肚、豹尾。

             俊秀、充实、有力

上一条:如何写好通讯稿?
下一条:撰写稿件的“十八项注意”
关闭窗口
 
· 陕西省委文明委来我校督导检...
· 学校召开全国文明单位复查验...
· 我校首批援藏教师胜利归来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
· 天上阿里 云端援教——第二批...
· 关于报送2020年“陕西好网民...
· 关于参加陕西省第二届中华经...
· 学校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
· 我校参加“学习强国”渭南学...
· 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
-更多-

宣传统战部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3-2362013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