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展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29日下午,我校隆重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陕西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二级主任科员姚锟、体卫艺处干部朱佳博,共青团市委四级调研员、组宣部部长万林晶,渭南市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张琳,渭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皮影协会主席李天社,渭南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振杰,副主席张鹏、郝富仓,渭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罗小平,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姚天奎、副书记陈莎莎,渭南技师学院团委书记杨晓琪,中国移动渭南分公司总经理田峰,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总经理朱向亮,中国广电渭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苗沛军出席活动。我校党委书记华惠民,党委副书记王录军,副院长杨宇清、王韦华,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参加系列活动。党委副书记党少平主持仪式。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王录军致辞,他首先对莅临我校参加活动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他指出,隆重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培育高尚品格,为她们提供抒发爱党爱国情怀、展现青春风采的舞台,以大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展学生文化活动载体,助力文明校园建设,大力推进学校美育工作。

随后,华惠民、姚锟为陕西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揭牌。杨宇清、李天社为渭南皮影艺术馆揭牌。


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大学生书画摄影暨清廉校园书画摄影展、渭南皮影艺术馆,展览区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作品,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纷纷驻足观看、评品,并不时发出啧啧称赞声。




活动在观看大型原创历史情景歌舞剧《渭华谣》演出中落下帷幕。这是继我校创编的红色情景剧《二师星火》之后的又一力作。该剧以渭华起义时期流传的红色民谣为蓝本,综合运用音乐、舞蹈、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立体展现了交织着热血与烈火、充满着牺牲与奉献的渭华起义壮丽画卷,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和担当、什么是初心和使命,突出了“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初衷立意,全方位展现了学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教育实践成果,是我校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的生日献礼。演出现场形式多样、高潮迭起,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美育中心副主任、歌舞剧导演于洪凯表示:“在节目编排时,我们多次深入渭华起义革命纪念馆及当年战斗的遗址,深入学习、走访、感受,并综合考虑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从剧本的拟定、角色的甄选,到音乐的编创、舞美的设计,尽力做到严谨细致。对剧组每个人而言,大家所经历的不仅是一次节目的编创演出,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精神体验和铸魂之旅,这也是我们为纪念渭华起义发生95周年奉献的最好礼物。”



“看完这场大型原创历史情景歌舞剧《渭华谣》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堂鲜活生动的红色课堂。演出现场,师生表演认真投入、激情澎湃,引发强烈共鸣,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英雄气节。我想缅怀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守好思政课主渠道,还要结合实际上好社会“大课堂”,今天的情景剧演出,就是我校“大思政”课育人的另一种方式。渭南是一方红色热土,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铸魂育人,讲好红色故事,教育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宣传好、弘扬好,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永放光芒。”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郭朋雪这样说道。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韵律,一个个浴血奋战的身影,一段段深情的故事,唤起了历史的鲜活记忆,走进了栩栩如生的往昔。让我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一定要永远铭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以浩然正气引领自我,以奉献精神激励自我,以昂扬斗志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医学院2022级中医专业学生王红星在观看完《渭华谣》后发出感慨。(撰稿:宣传统战部 刘伟 审核: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