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实施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支撑材料
一、实践做法
(一)搭建平台,深挖资源,夯实传统文化教育根基


我校“渭南皮影文化”项目被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正在建设中的渭南皮影艺术馆设计效果图


渭南市政协编撰的《诗咏渭南三百首》一书 学校网站上的有声读本


《诗咏渭南三百首》有声读本在“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陕西学习平台推出
(二)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太史公歌》演出现场(一)

《太史公歌》演出现场(二)


2020年戏曲进校园活动


传统诗文诵读、讲解大赛

汉字书写大赛


学术沙龙

与渭南瑞泉书院联合举办陈俊哲先生“诗词格律”讲座
(三)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校园“仓圣路”“思邈路”

校园广场渭南“四圣”铜雕


学校中药标本馆

“药圣”李时珍与“农耕始祖”后稷塑像


陶艺课


国学课堂
二、取得成效
(一)形成了学习传承与弘扬发展聚合的文化建设平台

曹胜高教授来校讲授“国学”


传统文化小课堂

传统文化大舞台
(二)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结合的工作体制机制


学生书法展示

学生暑期赴白水“仓颉庙”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


学生传统茶艺表演 学生中医八段锦表演

学生秦腔头饰手工


学生志愿者重阳节去敬老院关爱老人

中秋节向来校学习的西藏阿里班学生送月饼
(三)形成了历史积淀与时代要求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丰登湖


校园广场上的华阴老腔、富平陶艺铜塑

取名于西岳华山的“太华路”


中华传统杂技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