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庆>>校庆文萃>>正文
 
百年树人谱华章
2015-10-09 09:08  

这是一方沃土,流风遗韵,文脉灵秀;这是一方热土,重师兴学,胸怀博大。

渭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光荣传统。仓颉造字,为中华教育的起源提供了可能。周贞定年间孔子高徒子夏在现在合阳韩城一带设馆讲学,堪称渭南学校教育之发端;东汉关西夫子杨震在华阴讲学,弟子三千,是渭南古代教育兴盛的一个高潮;唐代以后的县学、书院、社学、学堂等近二十种办学形式,更是渭南教育日趋发达的标志。丰厚的教育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彪炳千秋的旷世英才,也成就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百年积淀、十年创业的育人华章。

回眸百年,沧桑流变。师范教育、医学教育、农业技术教育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描画了一幅幅教育报国、育人兴邦的壮丽画卷。

百年兴学史,是时代变迁、教育兴衰、赤子热血的印证,也成为渭南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勃兴,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端。1904年1月13日(清光绪29年),《钦定学堂章程》颁布,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新式学堂的高潮。1905年(清光绪29年)秋,将同州府同郡考院改建为同州实业中学堂,内设师范部招设师范班若干。师范班学制5年,培养高等小学堂师资,这是渭南师范教育之肇始。1914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同州实业中学堂改建为陕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于1934年冬更名为陕西省立同州师范学校。1943年,陕西省立农业职业学校成立,始招初农3班,主设农艺、园林两科,大荔解放后并入同州师范。1949年3月,学校改称陕甘宁边区同州师范学校,不久更名为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后经数次合并、更名、易址,于1981年复名为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1959年,蒲城县师范学校成立,1962年由渭南地区接管。1974年恢复办学并更名为渭南地区蒲城师范学校,1981年定名为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

1965年陕西省批准在蒲城孙镇设立陕西省蒲城农业技术学校,为各县培养农业技术人才。1972年,陕西省蒲城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陕西省渭南地区农业技术学校。1981年更名为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

1965年,陕西省三原中医学校成立。该校于1970年迁至渭南杜桥,更名为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1995年改称陕西渭南中医学校,2001年定名陕西省中医学校

百年兴学,使教育成为渭南及周边地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普及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支撑,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

陕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陕西省立同州师范学校传播文化,开启民智,领风气之先,培养的学生遍布秦东大地,使文明的花朵开遍渭河两岸。“但闻书声处,必有同师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建国后,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四所中师中专名校培养学生总数达246300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全省及渭南市各条战线,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林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陕西省中医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重点中医学校。其他三校都是陕西省文明校园。大荔师范和蒲城师范先后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师标准化示范学校。四校办学各具特色,共生共荣,在渭南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百年兴学,无数爱国、进步的教育人和热血沸腾、追求自由光明的青年才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社会革命、民族解放、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凝聚了四所学校雄浑博大的精神家园。

同州实业中学堂学监寇遐是老同盟会会员。师范班师生积极参加反抗路捐斗争,罢课声援蒲城教案。年仅27岁的省立二师首任校长王震良,是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思想进步,作风民主,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倡导者。第三任校长王授金,中共党员,陕西省农民协会主席,渭华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被华县土豪杀害。后任大荔师范校长的张质平,在青少年时期就投身革命,是渭南地区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在白色恐怖的1928年,华县籍教师顾熠山,在课堂上公开讲授《列宁传》,宣讲革命真理。早在大革命时期,学校就有共产党和共青团活动。二师党、团特别支部的成立,使学校成为同州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抗战爆发后,同州师范大多数师生投笔从戎,奔赴前线,部分师生北上延安。反对封建主义、要求民族解放、要求民主自由的“同师学潮”,在陕西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百年办学,造就了一大批胸怀大志、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璀璨夺目

同州师范学生刘宗宽、王竣,大荔师范学生鲁健荣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中国农工党主席韩启德,曾任吉林省委书记的李梦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副政委丁本淳,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书记刘昆,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国栋,陕西省副省长王双锡,他们在领导岗位上为社会建设立下了卓越功勋。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陈吾愚,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张克俭,陕西师范大学纪委书记王周发,全国模范教师路亚娣,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拔尖人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姜小卫,他们在兴教育人的光辉事业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革命家、戏剧家姜炳泰,历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地区文工团团长、陕西省戏曲剧院院长、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的黄俊耀,历任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党委书记的王广群,是我省文化艺术界的精英。原陕西省中医学校教师刘寿山编著的《中药研究文献摘要》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该书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称为“集中药文献之大成的巨著”。陕西省中医学校毕业生王三虎,现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擅长各种肿瘤的中医诊治,被称为我国“中医治癌之父”。

百年办学历史,是一首激越奋进的树人乐章。那与时俱进、搏浪涌潮的革命情怀,那愈挫愈奋、执著兴教的赤子之心,那不懈探求、历久弥新、无比厚重的经验积淀,其凝聚而成的教育文化盛宴,不仅是我们渭南职院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创新发展、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资源。

2005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原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从那时到现在,历时十年。

十年来,陕西省高教工委、陕西省教育厅、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全院教职员工秉承“明德、笃行、精技、强能”的校训,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凭着知难而进、永不服输的拼劲,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闯劲,上下同心、顽强拼搏的干劲,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使学院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

管理体制科学运行,制度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人才强校战略稳步实施,师资队伍得到不断优化;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学管理日趋规范;实习实训基地覆盖全市,教学设施设备现代优良;教学科研硕果累累,招生就业形势喜人;校企合作丰富培养模式,国际交流拓展办学视野;基本建设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日益现代文明;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凸显,师生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学院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批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陕西省园林示范单位,院团委被命名为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工会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学院社会声誉声誉节节攀升。

群星竞相闪烁,方有夜空的美丽;百川齐心东流,才有沧海的壮观。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新一轮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学院内涵发展,增强学院办学实力。作为渭南高职人,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争当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理想信念的塑造者、劳动技能的培养者,以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开拓创新,为把我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流示范性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百年华章先贤谱,高职梦想我辈圆。我们坚信,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上一条:腾飞的“渭职”
下一条:职苑盛开文明花 创新发展育英才
关闭窗口

宣传统战部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3-2362013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