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庆>>正文
 
渭水记忆一百年
2015-10-14 14:42 杨兰仓 牛志英 

有些事情注定要在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题记

渭南位于黄河中游,关中平原东部,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接壤,南与商洛交界,北与延安、铜川相连,界于东经108 °58′----110 °35′和北纬34 °13′—35 °52′之间,国土总面积13134平方公里。1995年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辖临渭区、潼关、华县、大荔、蒲城、富平、合阳、澄城、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区8县,代管韩城、华阴两个省辖市,总人口560多万人。区内黄、渭、洛河,三水盘流,秦岭、黄龙山脉,南北屏立。广袤坦荡的渭河平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资源丰富,是有名的“关中粮仓”、“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

渭南的教育起源较早,周贞定五十六年(前453),孔子的高徒子夏就在今合阳、韩城一带讲学。东汉时,杨震在华阴(今潼关一带)讲学,弟子三千余人,号称关西夫子。唐代以后,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有县学、书院、社学、学堂等近二十种,但受教育者很少。建国后,面向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实现“双基”目标,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至2005年初,全市只有渭南师范学院和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所省属高等院校。市属的四所中专(中师)学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激荡。从2002年开始,中共渭南市委、市人民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公布实施了工业强市战略规划,全市上下迅速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个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的建设浪潮方兴未艾。时代在呼唤,人民在盼望,2004年9月8日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设立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请示》(陕教字[2004]67号)经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在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4所中专学校的基础上设立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以陕政函(2004)115号文件批复。国家教育部2005年4月1日以教发函(2005)46号文件公布备案。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终于应时而立。这是渭南历史上第一所由市政府直接领导的(教学业务接受省教育厅管理和指导)列入陕西省高等教育序列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是渭南高职的元年,当年七月一日学院正式挂牌。

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建校基础—四所中专(师)学校中,办学历史最长的首推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要说清其诞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回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末期。

我国近代新式教育,是从19世纪60至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开始,洋务派倡新式教育,兴西学,先后在全国创办了学习外国语言文学、西方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的新式学堂30多所。1898年6月,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取得光绪帝的支持进行变法维新。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采纳维新派方案,发出几十条改革指令,有关教育的有很多条,如废八股,筹办各级学堂,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学中西学的学堂等等。“维新运动”虽昙花一现,然则教育方面影响巨大,由变法遗留下的京师大学堂和设置专职教育行政官吏开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创立阶段,也使各地公私学校从此快速发展。

到上世纪初,我国社会在经历了19世纪中后期的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之败”后,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以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为代表的农民战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特别是义和团运动后,置身国事衰微内外交困的清廷为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不得不采纳朝野仁人志士呼吁已久的变法维新主张,开始实行自上而下的所谓“新政”,试图以行“变法”推新政扭转萎靡颓废之国势。新政内容涉及很广,千头万绪,但教育改革受到重视。1901年8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称,“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诏谕各省书院为学堂。1902年8月15日(光绪二十八年)时任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钦定学堂章程》正式颁布,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的学校系统文件,史称“壬寅学制”。虽并未实施,但其是新学制的先声。190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因在鄂办学成就和制订湖北学制经验引人注目,受到称赞而奉诏入京,主持制定新学制。1904年1月13日(清光绪二十九年)清廷批准了《奏定学堂章程》(因1903年旧历 为癸卯年,故史称“ 癸卯学制”)其内容较为详备,设计了一整套学校制度,包括初、中和高等教育三级,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开启了教育体制的近代化进程。新学制颁行全国之后,很快成为清末新政时期各省兴学的范本,掀起了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堂,推进教育普及的第一次高潮。现今许多国内著名的具百年历史的中小学校即是创办于“癸卯学制”颁行前后的那几年里。说到这里,让我们再次把目光定格于那年那月的同州县城,1905年9月2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是年秋天,陕西提学使余堃一行巡视各县查验学堂,来到同州,知府瑞清一班官吏恭迎安顿至“同郡考院”(清时为陕西学政行辕,并于此考试十县生童”),一切如仪,余堃向瑞清传达“上谕”,着将“考院改建为同州实业中学堂,以拔贡郭文选为监督,建礼堂一,教室五,监督及教职员室各一,寄宿室百余间,沐浴室操场各一,堪称完备”。内设师范部,很快招收师范班若干,学制五年,以培养高等小学堂师资为目的。同州实业中学堂师范部乃是渭南师范教育之肇始,大荔师范之滥觞。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同州实业中学堂停办。民国政府成立后,1913年废同州府制。1914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同州实业中学堂改建为陕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府立”改“省立”。1934年冬更名为“陕西省同州师范学校”,1935年起正式启用。

从“二师”再到“同师”的几十年间,这所学校对渭南乃至全省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她是本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启蒙和传播中心。清末民初,渭南荆棘纵生,人祸天灾频仍,愚昧、贫穷、落后当是历史真实的写照,八股取士试士,严重束缚人民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同州师范学校的创建,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萌芽的文化人开府办学,如新文化的曙光刺破了沉重的夜幕,一股清新之风吹进了古老的潼关,新思想如空谷足音震醒昏睡的国民。师范学校传播文化,开启民智,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区,薪火相传,文化的花朵开遍渭河两岸,新知识、新学问、新文化如风行草上,化民为俗,领风气之先,蔚为大观。全区各县各村的文化人多与同州师范有渊源。这几十年间,同师生源主要是渭南各县(含蓝田、临潼),间有长武、三原、周至、宜君、耀县、乾县、绥德、礼泉、商洛等地学子。为给幅员广阔,发展极其缓慢的小学教育提供了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基础。其培养的一大批能教授新课程、懂教育会管理的小学师资,对本区的教育改制及其发展促进甚大。同州师范,誉满秦东。渭南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民众重教厚文,大多数家庭为使孩子不离本土而成为有文化之人,首选同州师范。大多数学子毕业回乡,即设帐授学,传播文化,代代相继。“但闻书声处,必有同师人”成为渭南佳话。

其次,教育的变革作为强国之方一经被启动,一开始就是一种政治行为。同州师范的初期--同州实业中学堂时期,陕西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同盟会在陕西成立,师范班的师生们就积极参加了1906年反抗路捐斗争及1907年陕西学界数次学潮,1908年“蒲城教案”(清光绪34年,蒲城知县李体仁以追查革命党名义抓捕县高等小学堂40余名师生,学生原建新遭酷刑身亡,引发学潮),同师师生罢课声援。宣统元年(1909)任同州实业中学堂监学的寇遐先生(1894——1953),就是在光绪三十二年入会的老同盟会员。学校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有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活动。若把同州师范比作渭北地区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亦不为过。1922——1924年曾任二师校长的王授金先生( 1873—1928,泉礼人,清末著名教育家刘古愚的二女婿),是我党二七年党员,任陕西省农民协会主席,渭华暴动重要领导人之一。暴动失败后被敌人杀害。抗战时期,同州师范为避日寇飞机轰炸,曾西迁泾阳,抗战军兴,大多数师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拯危救亡、匡时救世。陕军中条山与日寇浴血奋战,刘宗宽、王竣等二师校友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更有一部分师生北上延安,参加八路军深入敌后,坚持抗战。建国后曾任吉林省委书记的李梦龄(同师教师,地下党员)、曾任二炮副政委的丁本淳(同师学生,地下党员)、原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书记刘昆、原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国栋等同志是其典型代表。因此,可以说同州师范是陕西东府革命的摇篮。

一九四九年三月,大荔解放。陕西省立农业职业学校(成立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校址在县城东关。始招初农三班,学生百余。主设农艺,园林两科。次年又设高农三班,学生160人)并入同州师范。同师先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接管,称“陕甘宁边区同州师范学校”,旋改“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全校师生满怀激情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随着赵惠民校长(1910——1988,韩城人,“一二·九”运动参加者,36年老党员,渭南著名教育家)的到任,较为完备的师范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师范教育思想日臻成熟。全校师生一片丹心投入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学校规模也不断扩大。1952年,渭南行署在渭南市区韩马建立了陕西省渭南师范学校,学制三年,1952——1968年共招生十余届。1959年为适应大县体制(1958年11月,渭南所辖18县合并为渭南、韩城、大荔、蒲城、三原五大县,61年8月撤销),又在蒲城县设立了蒲城县师范学校,1962年由渭南地区接管,后因三年经济困难停办。这三所师范学校从建国至文革前给教育战线输送了一大批中小学师资,较好的适应了本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63年在渭南市区杜桥设立了渭南农业技术学校,学制四年,设农业机械和农作物栽培两个专业,共招生64、65两届,为渭南农业战线培养了一批人才。1965年陕西省批准渭南地区在蒲城县孙镇建立一所半工(农)半读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为所属各县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上述各校在文革一开始就受到强烈冲击,被迫停止招生。至1970年渭南师范、渭南农技校合并于大荔师范,命名为“渭南地区师范学校”,恢复招生。同年,陕西省将原隶属省卫生厅领导的创办于1965年的原陕西省三原中医学校下放到渭南地区,校址迁到渭南市区杜桥,更名为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1972年,蒲城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渭南地区农业学校,恢复办学。1974年,蒲城师范恢复并正式改名为渭南地区蒲城师范学校,开始招生。同时,渭南地区师范学校更名为渭南地区大荔师范学校。1981年,两所师范和农校经省统一定名为“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和“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1995年,中医学校也被省上定名为“陕西省渭南中医学校”,2001年恢复陕西省中医学校名称。这样,我院建校基础的四所中专(师)学校的基本格局完全形成。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市四所中专(师)学校有了飞跃式的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使各校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变化。四所学校的校园面积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拆除了原来陈旧的窑洞、平房建筑,新建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工学生宿舍楼、图书楼、大礼堂,设立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琴室、画室、实训室、多功能厅,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雕塑、建筑小品点缀其中,道路、活动区进行了硬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四所学校均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大荔师范学校还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蒲城师范学校被评为全省先进师范学校,中医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通过解放思想,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一是彻底推翻了强加在广大教师、知识分子头上的种种不实之词,对反右、文革中的遗留问题进行了彻底的纠正、平反,使教师身心获得彻底解放;二是对中专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使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激励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三是解决了部分教师家属、子女的农转非问题; 四是修建了教师住宅、公寓,使其安居乐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服务和管理中去;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教师节,倡导全民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六是提升教师工资,为中专学校教师增加教龄补贴和百分之十的工资,使广大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七是1984年市委组织部分别在四所学校设立了党委,解决了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使广大教职工有了精神支柱。这个时期,人心思治,齐心协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更加广泛,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呼声日高,四所中专(师)学校,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师范学校增设了英语、计算机、幼师专业,农校设立了旅游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园艺、食品加工专业,中医学校增设了临床医学、护理(均为大专层次)专业,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建设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蒲城、大荔两所师范于95、96年先后经国家教育部“中师标准化”验收,确定为示范中师。农校于2000年经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渭南中医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中专,2001年被国家中医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中医学校,国家每年给以项目和资金支持。可以说这个时期,渭南的职业教育精彩纷呈,四所中专(师)学校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共生共荣,共铸辉煌,在渭南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纵观渭南职院的办学历史,百年薪火相传,百年弦歌不断。其主要成绩是为渭南市提供了大批的人才储备、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建国以来,四所学校培养了总数逾二十四万六千三百余人的毕业生,他们分布在渭南市各条战线上,为渭南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林牧产业,为渭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首先从教育来讲,渭南市是全国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市,渭南市初中及小学几乎所有的教师包括初中小学校长均毕业于大荔、蒲城两所师范,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教师也是出自师范校门,这当中不乏一些佼佼者还走向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岗位,如原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张克俭同志就是大荔师范学校五十年代的毕业生。其次是渭南市医疗卫生部门,各县中医医院大多数院长及县、乡两级医院百分之九十的医药护人员出自渭南中医学校,他们为渭南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渭南市的农业科技人员,各县市的农业技术部门,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来自渭南农校的培养。现在渭南市除了传统的农业项目如渭南是国家粮、棉(粮食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棉花产量占全省百分之八十)生产基地外,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百万亩优质苹果、酥梨,中早熟果品产业带,五十万亩时令设施农业、设施时令水果、蔬菜产业带,五十万亩花椒产业带。渭南市获得了“中国苹果之乡”、“中国酥梨之乡”、“国家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美誉。这些都少不了农校学子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指导,倾注了他们辛勤的汗水与心血。最后,还要提及的是,历届校友中还有一批杰出人物,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原陕西省副省长王双锡、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陈吾愚、原陕西省教育学院院长马登峻等,真可谓群星灿烂。他们为建设渭南这块热土,为建设陕西,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建立了不朽的业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成立之初的几年里,曾经历了徘徊、迷茫的曲折过程。2009年初,省、市确定了新一届院级领导班子后,学院的各项工作才走向正轨。新一届院级领导班子,采取“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扩大规模、促进发展”的思路,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果断实施“三校迁渭”、“四校合一”、“五个统一”(财务、人事、教学、管理、招生)、完善内设机构、推行院—系两级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明确“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和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启动新校区建设等八大措施,在一年多时间内,使学院各项工作呈现出了新的起色,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现今,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上下一体,齐心协力,正在认真制定学院 “十二五”发展规划,谋求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回顾百年,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可以这样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故事将经久流传,学院对渭南的影响才刚开始,精彩正在继续……

上一条:学院大事记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

宣传统战部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3-2362013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