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统战部
首页|部门概况|工作动态|文件制度|理论学习|媒体聚焦|思政园地|通讯员之家|统一战线|渭岸听风|校庆|党代会|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通讯员之家>>正文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提纲
2014-10-20 08:42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提纲

赵永强

一、单一事实新闻(写好短新闻是记者的首要职责)

单一事实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一篇新闻稿报道一件事,即一事一报,具有偶发性、单一性、非连续性的特点。它是最原始的客观报道方法,采用单篇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重点在于交代何事,即新闻事件的基本内容、发生经过和结果,其他新闻要素则可一笔带过。它的写法特点是没有废话、空话,几乎每一段都是一个扎扎实实的事实,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也就是说,句句都是“干货”,没有半点“水分”。新闻名家方言说:“在一篇新闻中最好只体现一个主题思想,只说明一个问题,只叙述一件事情,使人看来单刀直入,浑然一体,而不要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头绪纷繁,枝节丛生。”

这类新闻的写法特点就是开门见山,采用 “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比较重要的随后安排,再次的再向后排,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这种写法的优点在于:一是这种结构便于阅读。“一个只读了一段的人可以知道该消息中的精华部分。”事实上,我们在阅读新闻的时候常常半途而废。倒金字塔结构可以让读者在任何地方停止阅读都能获得对新闻事实的较完整认识,只不过读完了知道得较详细,没读完知道得较粗略罢了。二是便于编辑。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形式的消息,编辑、删节起来十分容易,编辑只需要从消息的后面开始删就可以了。这样,删改时就不必对文章大动刀斧,打乱重写。三是便于写稿。倒金字塔结构形式也给作者写稿带来了方便。作者在采访时对材料已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在写作时只需按重要程度将材料组织在一起,一篇新闻的结构就安排妥当了,无须创造性的构思,使稿子出手更为快捷。

例如《欧战结束!德国无条件投降!丘吉尔今将宣布“欧战胜利日”!》

二、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要报道事件的全过程)

连续报道所谓,即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记者不仅应当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为现时的读者服务,还必须对历史负责。应当用自己的笔把现实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忠实地记录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记者努力做到报道客观、准确、公正,同时跟踪报道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只要事件仍在发展,其余波仍未完全消失,就应该继续报道下去。

其写法特点:一是以时间为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决定了各次报道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内容承上启下,时间、事态衔接,事态呈线性分布。各篇报道之间的顺序不能任意变动,一旦变动,就听不明白了。二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进行报道,属于“现在进行时”。连续报道每一篇的形态应是专稿,而不是消息。它具有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而比消息内容更充实更具体,国外新闻界把这种形态叫繁体新闻或叫“新闻专稿”(News Feature),简称“专稿”。就是说,在保证时效的前提下,它可以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一些。三是搞好后续报道,即所谓的“第二天新闻”,其内容包括:1.第一天新闻中没有写进去的新情况;2.第一天新闻中没有包括的事件的起因和动机;3.第一天新闻发表以来新闻事件的新发展、结果和后果;4.各方面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四是“旧事重提”,一个事件发生若干月乃至若干年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旧事重提。美国新闻学家麦克杜格尔教授说:几天、几星期乃至几个月后,记者奉命采访“某某人发生了什么事”或“某某事情现在怎么样了”-这就是复活性报道。

例如有关三鹿事件、温州高铁事件、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

以下讲一讲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在形态上与连续报道相似。各台及全国评奖中,都是把这两种形态放在一起作为一项来评。系列报道的每一篇也允许作到五分钟的长度。每一篇也都应是专稿,而不是消息。

系列报道的定义: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解析这个定义,可以得到的关键词是:同主题、多侧面、多次报道。而它跟连续报道的最大不同是,连续报道面对的是同一新闻事件,系列报道面对的是多侧面事实,打造的是同一主题。组成系列报道的多个报道都是独立的,它们没有外在的联系,却有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要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之下,实现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条:一是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来展开,不能分散,不能跑题;二是内容广博。多侧面、多角度围绕同一主题反映各方面的情况,内容博而不散,信息量较大;三是主题深刻。系列报道的题材都是重大的非事件新闻,适合做成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就是:把今天的新闻事实放在昨天的背景之下,做出思辨性的剖析,讲清来龙去脉、发展变化,得出规律性认识,给明天的发展以理性的启迪。

像2008年各台做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系列报道,做得优秀的都属于这种深度报道。在主题思想深刻性上,系列报道独具优势。

三、 综合新闻(写好综合新闻需要过硬本领)

是运用归纳综合手段,概括地报道全国或某地区、某个系统、某个行业一个时期以来发生的某一件事、某一情况、某一问题或动向、趋势、发展、成就的报道。这种报道范围广阔、气势磅礴,是既有全局形势又有典型事例,既有综合又有分析的一种点面结合的概括性新闻体裁,可给受众留下一个综合完整的印象。

综合新闻的体裁特征是: 1.选材重大。运用这种体裁所报道的内容要从高处、大处着眼进行广角概括,一般都是报道一个地区或一条战线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种报道由于取材广泛,所报道的内容多是人人注目的新点、热点、焦点问题,因此报道的大多是重大题材。 2.综合性强。综合新闻的另一特征是,综合性强。在统一主题下以点面结合的手法,撮要其事。而后简练、朴实地写作。让读者或听众从整体上把握形势、动向、问题、经验或成就。3.倾向鲜明。综合新闻的写作要求主题明确,观点突出,有明显的倾向性。即使是纯客观的事实报道,它的潜台词也都明确地流露,让人透过事实明确主题,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或意愿。 4.客观性强。一般综合新闻大都主张用事实说话,客观综合地进行表述。它的写作不仅有叙述,还有分析和评论。它以全面、完整的纪实手法,表达新闻事件的概貌、趋势、发展或倾向。

如《甘地被刺:巴普(父亲)死了!》

四、 非事件性新闻(以小见大,不拘一格)

是与单一事实新闻和综合性新闻事件新闻相对而言的。顾名思义,它报道的不是具体事件,而是某种社会现象、某种思潮、倾向。有些带有分析性质的深化报道,也属于非事件新闻的范畴。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特点;1.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阶段性,一般是报道实际工作、生产、经营、科研和教学等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就、经验或存在的问题。

2.这类报道的内容不是突发性的,又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发生、发展和结局都有较长的过程和时间。

写作要领:

1.从事实渐进性的变动中,发掘出一个阶段性的最新变动。这种由头,要以客观发生或存在的事实为前提,它需要作者去发掘、捕捉,在写作时善于巧妙运用。

2.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访问去寻找一个契机。这种契机,需要记者或通讯员直接出面去访问。促成某一成就、某一经验、某一问题或某一人物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新闻。

3.有些成就性或经验性的报道,可采取见闻的手法。抓住见到某一情境、某一活动或听到的某一变化作为由头,也可用提问的方式为由头。

4.以小见大。是新闻的一个基本特点。例如《广播和电视节目又有了娱乐性》。

5.不拘一格地使用材料。例如《从数字看变化中的美国》。

事件性新闻,是“就在那,你去写出来”;而非事件性新闻,是“藏在那,靠你去挖出来”。由于它不具备很强的时效性,不以某个具体的事件为核心,常常是一种现象的分析、解释,或者是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它允许记者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磨,采集材料,但同时它又是没有明显的新闻由头,需要记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动地寻找、发现,因此非事件性新闻在挖掘这一环节上就显得十分重要。

五、 新闻特写(要抓住最生动、做感人的镜头)

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它把新闻事件中最生动、最感人的部分加以放大,让读者充分欣赏它的细节,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

新闻特写种类: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描写是新闻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截取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一个片断 、一个场面、一个情景、一个镜头,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如实描绘真人真事,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要以现场观察为描绘的基础,像新闻摄影一样拍摄现场真实情景,捕捉典型瞬间的生动形象, 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写作上要求集中、突出,忌面面俱到。例如《北京的龙穿上了冰鞋》、《南京的浩劫》。

创作方法:准确要把握其“新”字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在“闻”字上挖潜力,不断在“特”字上下工夫, 刻苦在“写”字上做文章,是新闻记者和广大业余新闻报道员应努力掌握的最基本的新闻特写的写法,也是原则。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应体现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件,不是旧闻和陈年老账。

“闻”。就是故事、事件、事情,就是内容。新闻特写要有生动的故事性。讲故事,已经成为当下新闻写作的常用技巧之一。因为受篇幅简短所限,一篇新闻特写往往精选一两个典型故事,用十分精当的语言叙述出来,辅以设置悬念、制造矛盾冲突和抖包袱等故事表现手法,在增加报道趣味性的同时,不断深化或衬托新闻主题并强化了新闻传播效果。

“特”。写好新闻特写,首先要有强烈的现场感。新闻特写最大的“特”,在于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对话来再现新闻现场,让受众身临其境,进而达到对报道聚焦的新闻事实感同身受、蕴含的思想观点在思想上、情感上形成强烈共鸣的传播效果。记者让受众“走进”新闻现场,在强化了新闻特写现场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报道的贴近性。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作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写”。新闻特写由于借鉴了影视手法,将对象镜头化,所以能产生很强的可视性,人们常把它称为“视觉新闻”。通过描绘,让读者将文字的内容转换为可视的画面。新闻特写,一定来自新闻现场,记者通过将现场目击、亲身感受形诸于笔,再现大喜大悲的新闻场景,使受众如临其境,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味觉等感官冲击和心灵感应,从而获得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写的现场感,首先是来自记者的现场观察。一般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主要是由记者访问得到的,而特写的采访则特别强调记者的现场观察,强调第一手材料的获取。没有现场观察,记者是无法写出特写来的。所以,在不少的特写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记者观察活动的存在。

六、 新闻背景(要重视使用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介绍背景,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并且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新闻背景的分类:

广义上有三重含义: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

狭义上单指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新闻背景的作用: 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 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例如《他做梦都想得到一个儿子》。

七、 客观性报道(寓道理于事实中)

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向读者宣传、打动读者、动员读者、引导读者接受记者企图宣传的观点,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

新闻要摆事实,讲道理。所讲的道理,是寓于事实之中的。胡乔木说:资产阶级的新闻记者从来不说我以为如何如何,他们使用他们的描写方式、排列方法、甚至特殊的章法、句法和写法来作战的。刘少奇说:要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记者的技巧,他们善于运用客观的手法,巧妙的笔调,及既报道了事实,又挖苦了我们,他们的立场占得很稳。

例如《台湾封锁黄植诚驾机回归大陆的消息》

八、 观察性报道(观察-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西方新闻作品中有一种颇受读者喜爱的报道形式,称为观察性报道或目击式报道。在这种作品中,记者用客观记叙的写法,把亲见目睹的事件或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对其有真切的了解和感受。

所谓观察,就是记者深入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凭着自己的目击发现新闻。记者到达现场之后观察什么?换句话说,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首先要注意什么?实践证明,首先要注意观察、记录一切可能构成新闻的事实。如《战犯朱利叶斯.斯特雷切临死前说:布尔什维克迟早要把你们全部绞死!》法庭初四战犯,是人们关心的大事,现场是什么样子?现场输尿管各种任务说了什么?作了什么?人们都想详细了解,因此可以不厌其详的报道。其次要注意观察各种细节。比如说(见143页)

九、 人物专访(人物访问记者采访的基本功)

什么是人物访问?就是记者代表无法出面的读者同一个或几个人交谈从而获得新闻。在采访中,记者必须带着读者想知道或应知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访被访问者。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

例如《访荣毅仁》。

十、 印象性报道(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与消息、通讯、专稿等客观性报道不同,印象性报道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任务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记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主要特色。写这类报道,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所报道的事实与人物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想象的家也加盐加醋。但是,可以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例如《奇怪的战争》。

侧记的五个特点

 1.侧记是对重要会议、重大行动、活动,在常规的消息报道之外,专门撰写的记事性通讯。这通常是程序性报道之外的写作,是比消息更为细致、详尽的报道。由于其具有生动灵活、富有思想性的特点,因而也是深受领导重视和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

2.它通常是目前党报特别喜欢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记事,但不同于“纪实”,纪实通讯往往会更为全面周到。侧记重点在“侧”,它并非全面记述,而是灵活抓取一定的角度进行记述。侧记往往会体现一种选择的倾向,是特定角度的选择,而非全面详尽的记述。

譬如《西藏那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侧记》(例一)就是如此。它分别从三个方面记述了这项重大活动的情况,不是详尽记述,而是以带有抒情性的笔墨,提炼出三个具有高度思想性的侧面来展示此项活动的状况和成就。

 3.它要详细记述常规消息中不便记叙的重要内容,它要充分展开重要情节和细节,详述有价值的重要现场镜头。要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能给读者留下更为具体、鲜活、深刻的印象。关于这一点,从《温家宝总理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侧记》(例二)中更容易体会出来。其中既有具体环境描述,有场面描述,也有人物行动和神态描述,还有人物对话描述等,总之是鲜活可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它通常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它可以夹叙夹议,可以融情议论,也可以直接议论,但也有不加议论,只是侧重表现领导人重要观点的情形。它更便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来表达写作者的主观意图。这同时也要求写作者要能够把握全局,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叙事、议论、抒情。关于这一点,可从各例中仔细体会,不再详述。

5.它可以有细腻的细节描述,具有更为生动灵活的叙述笔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因而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它对作者的文字表现力也就有更高的要求。以下两例均可说明。

6.其结构形式,既要紧扣所报道的客观事实,又有依据所要表现思想,灵活调动的自由。它通常篇幅较长,但根据具体内容,也可长可短。

由于一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或活动需要更为细致深入、更能表现思想性的报道,而消息这一体裁无法承载这一要求,而通常意义上的纪实,往往更注重记述的全面与详尽。侧记则可以只选取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来写,因而更为灵活自由,能够很好地承载起这一报道需求。

而它在采写上则要求采写者要具有了解全局的眼界,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有较强的表现能力。要善于将思想观点表现得清晰到位,要善于将形象性的具体材料与思想性的表述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目标。而其思想性和抒情性也要相应更强。

十一、人物特写

人物特写更多地依赖叙述而不是描绘,它使读者掌握被报道的人的特点,了解他干了些什么,也就是说,写好人物特写的关键是全力抓住新闻人物的特点,其协作手法主要是白描,即客观、冷静地用事实报道所写新闻人物的外貌、气质、性格及其所作所为,让读者自己从中悟出其特点。例如《快乐的巨人》、《约克.伊万斯今夜值班》。

以故事的方式写新闻,在新闻中讲故事,这是一个国际性新闻潮流,这种方式颠覆了倒金字塔的陈规和干瘪的消息语言,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文字美感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上的悬念感,回归独特的阅读功能和文化品位。

故事化新闻与普通新闻报道有什么区别呢?著名学者李希光在他的著作《新闻学核心》中说:“新闻的具体写作中,只能运用一种技能:小说家的叙述技巧。它是最有感染力和战斗力的。新闻应该尽量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化的过程,注重细节与现场描写,使新闻一开始就有声有色,能够把读者(观众)吸引住。”美国新新闻学创始人、前《纽约日报》记者盖塔利斯也说:“每个人都是一本小说。”他说:“我所写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当代历史。我所做的、我也鼓励你们去做的就是我希望你们把新闻当成一次婚姻而不是一夜风流。”去年“非典”肆虐时,中外媒体每天关注和炒作的新闻是又有多少人染上或者死于“非典”。如果以故事化新闻的角度写,就可以找到一个人性的元素来报道:如一对热恋但无法相见的情人、一个因“非典”失去双亲的孩子在“非典”时期的生活等。在2003年的春天,你如果因为采写有几百人因“非典”病故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普通的记者,但如果你采写的特写《“非典”阴影下的春天》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则表明你是一个了不起的记者。这就是故事化新闻与普通新闻报道的区别:新闻报道注重新闻事件的结果,而故事化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故事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与人情味。

故事化新闻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1.故事化新闻讲究用形象的事实说话,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涵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读者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有强烈的现场感。

2.故事化新闻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的见闻实录,它包含作者周密思虑的见地,渗透着出于正义而迸发出的激情。善于“以故事的方式写新闻”的记者不仅具备记者的敏锐感,还有历史学家的鉴别力和政论家的推断力。

3.故事化新闻,十分注意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的思索中。近年流行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捕捉到了普通人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显示平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崇高,展示出一种人性的崇高美。

4.故事化新闻语言简洁有力,笔调风趣幽默,叙事明白清晰,描写生动活泼,人物对话和事件经过的穿插精练,人物的刻画如雕塑家的作品一样形象鲜活。

以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故事叙事的视角应当是多维的、立体的。

1.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角,通过人物对现场的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观察感受讲故事,这种视角会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读者在情感上有亲近感,对报道产生认同感。

2.公众代言人的叙事视角。记者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分,客观地记录下周围发生的一切,自己的个性深藏不露。这种角度会让读者对事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

3.第三者的叙事角度。也就是借第三者的叙述将时间凝固在某一时刻,通过第三人的眼睛复原现场,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获得具体印象。

在新闻作品中,最难写的是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但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又是群众生活的缩影,受众看了、听了会产生认同感、亲近感。这就要求“故事”真实客观,具有代表性。记者采写故事化新闻应当观点一步到位,要毫不吝啬地铲除模糊报道主题和报道焦点的画面,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发现那些“一滴水中见太阳”的生活小故事。    

以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是通过写作的技巧来实现的。1.现场描写:可采用大量的细节和对画面的描写。2.悬念:优秀的故事化新闻应让故事慢慢展开,让读者不停地想要读下去。3.对话:对话和引语穿插在新闻报道中,会有助于新闻的感觉化和视觉化的实现,恰到好处地运用对话,不仅可以把读者带到现场,而且对读者的情绪会产生较大的刺激———高兴或是气愤。4.人物刻画: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让读者感到记者是在从人性的角度讲述新闻事实。5.结构:结构要紧凑,切忌将各种乱糟糟的细节和画面堆积在一起。

总之,第一,要有强烈的读者观念。尤其是消息,都是在稿件一开始就回他读者急于知道的问题。第二,简练,文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篇幅可长可短,但都惜墨如金。第三,客观,尽可能避免发议论,而是客观地报道事实。第四,生动,实感性强。往往不必使用过多的形容词和副词。第五,注意使用新闻背景。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影响意义等交代清楚。

相对于电视画面,文字记者更注重报道“摄像镜头拍不到的地方”。描写细节、挖掘新闻背景,写出解释性新闻。

上一条:工作信息写法
下一条:校园广播稿的写法
关闭窗口
 
· 陕西省委文明委来我校督导检...
· 学校召开全国文明单位复查验...
· 我校首批援藏教师胜利归来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
· 天上阿里 云端援教——第二批...
· 关于报送2020年“陕西好网民...
· 关于参加陕西省第二届中华经...
· 学校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
· 我校参加“学习强国”渭南学...
· 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
-更多-

宣传统战部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3-2362013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